頂住壓力 起勢有力——從一季度經濟數據看遼寧信心與底氣
近日,2025年一季度遼寧省經濟運行“成績單”新鮮出爐,全省經濟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困難挑戰增多的背景下,以穩中有進、持續回升的良好態勢實現首季“開門紅”。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增速跑贏年初預期目標且高于去年全年實際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高于全國3.6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超全國平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5%,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遼寧省首季“開門紅”勢頭何以如此強勁?項目建設起勢有力、傳統產業蝶變煥新、外貿發展勢頭正勁,成為遼寧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撐,也彰顯出遼寧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項目建設起勢有力 驅動產業升級與能源轉型
3月17日,遼寧省舉行2025年一季度集中開工動員大會,全省1359個新項目同步啟動建設,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最高水平,一季度,全省建設項目數量達到7850個,完成投資增長14.9%。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增長22%;10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6%。
大連恒力重工“未來工廠”
在大連恒力重工產業園內,一幅生產馬力全開、施工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今年初,恒力重工二期項目“未來工廠”于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產,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153天。新工廠聚焦超大型油輪等多種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配備一流設施、引入前沿技術,多條全智能產線將成行業標桿。目前恒力重工已開工建造50多艘船舶,造船訂單排至2029年,“未來工廠”達產后,可實現年加工鋼板230萬噸等,年產值突破700億元 。
營口LNG接收站項目 營口市委網信辦供圖
作為國家“雙碳”戰略下東北地區能源結構轉型的標志性工程,位于營口港仙人島港區的營口LNG接收站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營口LNG接收站項目總投資約116億元,其中主體工程投資70.09億元,年最大接收能力為620萬噸,是我國地理緯度最高、海水溫度最低、地質條件最復雜、核準速度最快、東北地區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將進一步優化區域能源消費結構,顯著提高營口在全國能源版圖中的地位。
這些項目的高效推進與亮眼成果,彰顯著遼寧以項目建設為引擎,驅動產業升級、優化能源結構的堅定步伐。從高端裝備制造到清潔能源布局,一個個重點項目正匯聚成澎湃動能,不僅為遼寧一季度經濟增長注入強勁活力,更勾勒出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與綠色轉型的宏偉藍圖,助力遼寧在新時代東北振興浪潮中破浪前行。
傳統產業蝶變煥新,“智造”引領轉型升級
遼寧作為我國重要老工業基地,是實力雄厚的制造業大省,工業基礎深厚,在裝備制造、汽車等多領域形成強大產業集群與完整產業鏈。近年來,遼寧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線并進”,加強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9%。
當“智造”的風吹進制造工廠,傳統產業照樣能乘風破浪。
沈鼓集團 沈陽市委網信辦供圖
沈陽,作為遼寧省的重要工業基地,承載著共和國工業長子的厚重歷史與榮光,這座因工業而興的城市,如今,立足深厚的工業底蘊,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傳統產業蝶變換新,從“制造”邁向“智造”,從傳統工業邁向綠色低碳新產業,不僅引領遼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還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在遼寧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勇當先鋒。位于沈陽鐵西區的沈鼓集團,以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推動生產提速。項目管理部通過深化PMS系統應用,對設計、采購、制造等全流程動態管控,精準破解供應鏈堵點32項,推動10余臺壓縮機組高效交付,項目執行效率提升15%。
青島啤酒(鞍山)數智化啤酒生產基地建設現場 鞍山市委網信辦供圖
鞍山,同樣作為遼寧重要的工業城市,在這片傳統產業轉型的浪潮中也不甘落后。近年來,鞍山積極探索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新路徑。位于臺安高新農業產業開發區的青島啤酒(鞍山)有限公司數智化啤酒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占地面積達260畝,在建設和運營模式上采用綠色能源供給,積極響應國家環保號召,降低能耗與碳排放;引入AGV無人運輸智能調度系統,提升運輸效率與精準度,減少人力成本;運用車間數智一體運營模式,實現生產全過程智能化管理。一期設計產能為30萬千升,主要聚焦青島啤酒中高端產品的生產。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約10億元,將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外貿發展勢頭正勁,多維度發力拓展國際市場
一季度,遼寧在對外貿易領域成績斐然,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848.0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遼寧多維度發力推動外貿發展的積極作為。
政策層面,遼寧打出精準服務“組合拳”。以清單化方式落實《商務部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政策措施》,在財政支持上創新突破,新增匯率避險、保稅貿易等支持方向,幫助企業有效應對國際市場風險。同時,通過開展超30場次外貿政策培訓,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基層,切實提升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沈飛民機 沈陽市委網信辦供圖
市場主體成為外貿增長的核心引擎。大連作為外貿“壓艙石”,進出口增速達13.3%,發揮引領作用;東北中石油、沈飛民機等重點企業進出口業務快速增長,有力拉動全省外貿增長。此外,遼寧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舉辦全省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暨外貿新業態要素資源對接活動,吸引500余家省內企業及機構參與,飛機保稅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為外貿增長注入新活力。?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遼寧主動出擊。擴圍確定148場重點境外展會,并在一季度組織830余家企業參加廣交會、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等5個重點境內外展會,搭建企業“走出去”平臺。
沈陽中歐班列 沈陽市委網信辦供圖
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為外貿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沈陽獲評東北地區唯一的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大連獲批國家中歐班列節點城市,一季度全省開行中歐班列135列,位居東北首位。同時,恒力重工集團5個新建涉外泊位獲批啟用,全省涉外泊位實現“能驗盡驗、應開盡開”,顯著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貿易便利化程度。?
從政策支持到主體培育,從新業態創新到市場拓展,再到物流通道建設,遼寧通過多維度協同發力,形成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這不僅為一季度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更為未來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助力遼寧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實現更大突破。
2025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是遼寧發展道路上的堅實印記,更是未來前行的有力支撐。項目建設的蓬勃態勢、傳統產業的創新變革、外貿領域的斐然成績,猶如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引領遼寧在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在東北振興的征程中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 下一篇:AI賦能數字時代的全民深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