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eywq"><input id="oeywq"></input></cite>
<del id="oeywq"></del>
  • 您現在的位置:葫蘆島廣播電視網>> 新聞中心>> 圖文頭條>> 熱點>>正文內容

    古代遼地:與冰同在,向雪而行

    2022北京冬奧會在“立春”這天正式啟幕,這不僅寓意著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大地上再次綻放,還寓意著中國的歷史與傳統文化通過冬奧會這個窗口展現出無盡春光。處于溫帶季風氣候的遼寧四季分明,一季一景。冬季的遼寧,銀裝素裹,是冰與雪的世界。實際上,皚皚冰雪對遼寧來說并不只是風景,還是遼寧文化的一抹亮色。在古代,東北人就學會了利用冰雪,他們在冬季“騎木而行”,到清朝時,冰嬉成為訓練八旗兵的重要科目。

    | 清代《冰嬉圖》(部分)。

     

     古代東北人“騎木而行” 

     

    為迎接北京冬奧會,遼寧省圖書館舉辦名為“冰雪情緣,逐夢前行——同心共圓冬奧夢”的主題特展。通過展出的圖片、文字、古籍等,參觀者可以領略歷史上遼寧大地發生的那些與冰雪相關的故事。

     

    唐代《通典》中記載,公元前7世紀左右,居住在黑龍江流域的部族利用木制工具在冰雪中追逐野獸。另據《隋書》記載,居于東北山地的游牧民族室韋人在大雪覆蓋的冬天,皆“騎木而行”,即用木頭做雪板類工具滑雪或滑冰,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滑雪民族。《新唐書》中也記載有“乘木馬馳冰上”的記載。

     

    時光倒回至5萬年前。考古發現,那時的氣溫要比現在低得多,在朝陽喀左大凌河岸邊的鴿子洞中生活著一群古人類。駐守洞中,看著洞外的皚皚白雪與滿目冰霜,這些在與野獸頑強搏斗中求生的古人類絕對想不到,他們的后代會最終站在食物鏈頂端,他們更想不到,冰霜雨雪會融入進化基因。

     

    距今8000年的查海文化是紅山文化的源頭之一,這里出土了一件陶罐,陶罐上雕刻有一只蟾蜍和一條蛇,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蟾蜍形象。有學者認為,查海先民之所以選擇雕刻蟾蜍,一方面是源于生殖崇拜,因為蟾蜍多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蟾蜍在冬天冰雪季會忽然消失,安全度過嚴寒,先民覺得很神奇。

     

    由查海遺址向西南,在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遺址出土過一件“玉鳳”。雖然名為鳳,一些學者認為它的原型是疣鼻天鵝。學者對玉鳳的解讀與查海文化的蟾蛇陶罐相同:天鵝在春季到來,萬物生發;秋季飛走,百草蕭瑟;到了冰雪皚皚的冬季,則再也見不到天鵝的影子了。因此,天鵝被紅山先民當成了溝通天地的使者。

     

    如果說查海遺址中出土的蟾蛇陶罐、牛河梁遺址中出土的玉鳳體現了先民們的早期宗教意識,那么,從冰雪中走過來的東北古代游牧民族則將四季變換融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白山黑水間,一個又一個東北古代族群登上歷史舞臺。皚皚冰雪見證了他們的興起與衰落、遷徙與重組,同時也錘煉了他們剛毅、果敢、敢于闖蕩的族群性格。可以說,利用冰雪已經成為族群集體性格中最具共性的文化內涵。

     

     冰雪既是運動場也是戰斗場 

     

    宋代,遼河流域相繼被納入遼、金版圖。在喀左博物館,展出一方金代的灰陶暖硯,見證了北方人的才智。

     

    | 金代暖硯(喀左出土)。

     

    無疑,暖硯的發明與嚴寒有關。為了防止嚴寒天氣凍住墨汁,古人特意在暖硯下方鑿出一個空洞,用于放置蠟燭等燃燒物,硯臺因暖而得以繼續使用,因此被稱之為“暖硯”。

     

    暖硯只是冰雪文化中北方民族學習先進中原文化的具體例證。應該說,遼金兩朝是南北文化交融、創新的時期,同時也是北方民族樂享冰雪,借助冰雪優勢開疆擴土、鞏固政權時期。這一點,遼朝體現最明顯。

     

    作為一項治國安邦的根本制度,遼代實行“捺缽”制。簡單說,就是遼朝皇帝根據四季變換,更換不同的漁獵地點與漁獵內容。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游玩,“捺缽”時,不僅大小官員要跟隨,而且一些重大事項也在“捺缽”過程中拍板決定,所以說,“捺缽”是議政辦公與漁獵活動合二為一的體現。

     

    作為“捺缽”之一的“冬季捺缽”,契丹統治階層的活動尤為豐富多彩。北宋文學家蘇轍在出使遼朝時寫過一首名為《虜帳》的詩,詩中不僅描繪了遼朝皇帝在“冬季捺缽”時有多種多樣的活動,更是用“我來致命適寒苦,積雪向日堅不融”的句子勾勒出他在遼境內的所見所感。

     

    據《遼史》等文獻資料記載,遼朝帝王貴族在冬季會鑿冰取魚,以鮮美的“冰魚”大宴群臣,這也是東北地區“冬捕”的歷史源頭之一。

     

    相比之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則利用皚皚冰雪與敵作戰。史料記載,為了更快攻擊敵人,金太祖命人將鐵棍綁在木塊下面,做成類似于今天冰車一樣的戰斗工具,方便在冰天雪地中快速穿行。

     

    在冰海雪原中,遼人和金人還進行各種捕獵。捕獲獵物后,或捧雪入鍋,就地食用,或圈養、馴養。

     

     冰嬉是訓練八旗士兵的重要科目 

     

    作為崛起于冰天雪地、蒼莽山林之中的滿族,一直用冰雪強化戰斗力,其首領努爾哈赤經常在冰上訓練八旗兵,冰嬉與軍事訓練緊密結合,冰嬉成為訓練八旗士兵的重要科目。

     

    |《新唐書》中關于滑冰的記載。

     

    《滿洲老檔秘錄》中記載,女真首次舉行冰上比賽是在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初二,努爾哈赤在太子河的天然冰場上舉行了跑冰鞋和冰上蹴鞠比賽。

     

    事實證明了努爾哈赤這種刻意訓練的高效與有效。后金天命年間,努爾哈赤的領地突遭蒙古族部落圍攻,十萬火急下,努爾哈赤命令一支擅長冰上滑行的“八旗”部隊緊急救援。《清語擇抄》中載:“所部兵皆著烏拉滑子,善冰行,以炮駕爬犁,沿腦溫江(今嫩江)冰層馳往救,一日行七百里。時城垂陷,滿兵至……圍始解。”大意是說,善于冰行的八旗兵用特殊的冰上裝備,急速前行,如神兵天降,最終解了圍。

     

    冰嬉不僅在緊急關頭發揮突襲作用,在后來的攻城戰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明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廿五日夜,在寧遠大戰中失利的努爾哈赤,決定先攻下覺華島(位于葫蘆島市)。當時海面被冰封住,八旗軍從岸邊滑冰直奔島上。盡管島上的明軍奮力抵抗,但終究無法戰勝終日冰雪訓練的八旗軍。最終,明軍覆沒,糧食盡燒,后金大獲全勝,這在一定程度上重燃了女真人對攻陷寧遠城的信心。

     

    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的迎冬奧特展中,背景墻上是一幅《冰嬉圖》,原圖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為乾隆年間宮廷畫家張為邦、姚文翰所作。《冰嬉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清乾隆年間宮廷“冰嬉”的運動場景。畫面中,八旗兵有金雞獨立、哪吒鬧海、雙飛燕、千斤墜等花樣滑冰招式;也有雜技滑冰的爬竿、翻杠子、飛叉、耍刀、使棒、弄幡以及軍訓性質的溜冰射箭等動作,可謂異彩紛呈。

     

    清軍入關后,冬季冰嬉的傳統也被帶入宮中,并被視為“國俗”,眾多清朝皇帝中,尤以乾隆帝對冰嬉最為看重,他曾說:“冰嬉為國制所重。”

     

    乾隆每年都會從八旗官兵中挑選“善走冰”的能手入宮訓練,冬至到“三九”時節還要在西苑冰上舉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觀看。賽后,皇帝分等次恩賞銀兩。《冰嬉圖》反映的正是這一場景。

     

    雖然《冰嬉圖》描繪的只是一個靜態畫面,但結合史料,我們可以窺探出一些冰上運動項目的詳情。比如“冰上競速”,有點類似于冬奧會比賽中的速度滑冰,參賽的選手會穿著特制的冰刀鞋,聽到發令聲后,爭先恐后向終點滑去,第一個到達終點者為勝,接受乾隆皇帝的賞賜。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冰嬉被正式定為“年例”和“國俗”,每年一次,在乾隆統治期間從來沒有間斷過。

     

    | 清代《職貢圖》(局部)

     

    另有一幅清乾隆年間名畫《職貢圖》,其中有一幅描繪生活在東北大地上的七姓部落滑雪狩獵情形。他們將雪板用皮帶綁在鞋上,能靈活迅速地捕殺動物。

        

    遼西走廊是   

    冰雪絲綢之路”重要組成部分

     

    與冰同在,向雪而行。

     

    有學者研究認為,在我國有一條南北走向、連接中原與遠東地區的“冰雪絲綢之路”。

     

    從夏家店下層文化到夏朝,從春秋戰國到“秦開卻胡”,再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隋唐……古人源源不斷地穿越燕山山脈,向南或向北。史書《竹書紀年》記載了肅慎向舜帝朝貢弓矢的歷史:“肅慎者,虞夏以來東北大國也……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這在一個側面證明了這條通道的存在。

     

    這條“冰雪絲綢之路”從中原出發,一路向北,穿過燕山山脈后進入遼河流域,然后沿著陸路直達黑龍江流域,最后到達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因為這條通道要在冬季穿越白雪覆蓋的廣袤地區,因此它被后世學者冠以“冰雪”字樣。“冰雪絲綢之路”既是一條商貿通道,也是一條文化交流通道,而遼西走廊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注遼西走廊研究多年的渤海大學東北亞走廊研究院院長崔向東說,遼西走廊因緯度高,被冠以“冰雪”字樣,它同時是一條絲綢之路。

     

    朝陽魏營子文化遺址曾發現大量的絲織品,證實,中原的絲綢及其制品從陸路傳入東北亞主要通過遼西走廊,隨著漢文化擴張,這條絲綢之路不斷地向北延伸至庫頁島。與此同時,東北的人參、貂皮、虎皮、兔皮、鯨睛等珍品也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原內地。

     

    可以說,“冰雪絲綢之路”是古人在漫長歲月中一步步丈量出來的,并經過了數次變遷。但正是這樣一條暢達通道,實現了不同地域間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在世界交通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一色屋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影视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